当前位置:首页 > 茶文化 > 佛山哪里有茶叶市场(普洱茶六大茶山)

佛山哪里有茶叶市场(普洱茶六大茶山)

西双版纳本来就是一个富饶美丽的地方,这里的少数民族聪明能干,一直以来凭借自己的双手创造出幸福美好的生活,这里除了亚热带特有的农副产品外,旅游和境外贸易也做得很好,近几年加上普洱茶的热售,人民的生活更是如芝麻开花,节节高。不管是傣族还是哈尼族布朗族和汉族,你走进每个寨子,都能感觉到人们的富裕和友善。

西双版纳分勐海茶区(布朗山山脉茶叶),勐腊茶区(易武古六大茶山茶叶)。近几年随着普洱茶的兴起,茶农的收入节节高升,名山古树茶的干茶原料可以卖到上万元至几万元一公斤,有的茶农年收入上百万甚至几百万。

也正是由于普洱茶的热销,造出了茶农众多的百万和亿万富翁。就拿普洱茶中最有名气的班章茶来说,古树茶卖一万元左右一公斤,之所以说左右,是因为树龄大小不一而决定的。树龄大的,树干粗壮的茶王可能单株採摘一万五六一公斤,混採古树茶一万一公斤,大小树混採七八千一公斤,小树三四千一公斤。

这就是名山茶的魅力和价格,贵有贵的道理,贵有贵的价值,它不是谁说了算,是茶人们不约而同认可的价格。所以当你买到100元一饼的班章茶,不要高兴得太早,你就是傻子,买到了假茶。

普洱茶便宜的也有,成片的茶园种植的台地茶,也就几十元一公斤。

所以说一分钱一分货,任何商品都有其销费群体。任何地方都有贫富差距的人们。但是西双版纳的人们还是算富裕的,茶叶有便宜的,有贵的。欢迎大家来西双版纳做客,来西双版纳喝普洱茶。

曼迁古树茶产于孟腊县象明乡南部,东部与易武茶区接壤,面积约300平方公里,海拔1100米左右。曼迁古树茶茶质特色:汤质饱满厚滑,山野气韵较强,杯底留香持久,回甘快而持久,苦涩较轻,喉韵深沉。版纳茶区是普洱生产历史最悠久,产量最高的区域之一,著名的孟海茶厂就诞生于勐海,而清代名重一时的“六大茶山”主要分布于孟腊县。

古六大茶山为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易武。

倚邦最出名的是贡茶,从清朝雍正年间起,倚邦曼松的茶就被选为贡茶,每年进贡,曼松茶品质极高,口感丰富,香气好,饱满度尤其佳,有了贡茶的称号,倚邦风头大盛。

成为当时的普洱茶集散中心,那时的易武都比不上倚邦繁盛,清朝末年,动荡不安,盗匪猖獗,倚邦位置偏远,茶人不敢入山贩茶,倚邦逐渐没落,茶叶集散中心逐渐转移到易武,这是倚邦衰落的开始。

清代中期是革登茶山的繁荣时期,茶园总面积达6000多亩,茶叶产量达100多吨,可见革登曾经的繁盛,咸丰年间,莽枝茶山的民族械斗波及到了革登茶山,那场战乱使革登茶山人口大减,革登老寨住户大部分迁走。

莽枝茶山至少在元代已有成片的茶园,莽枝山脚的曼赛、速底等村寨已有上千年的历史,千年前已有少数民族在莽枝山居住种茶,种茶历史非常悠久,明朝末年已有内地商人进入莽枝山贩茶,清康熙初年,莽枝茶山的牛滚塘已是六大茶山北部重要的茶叶集散地。

攸乐古茶山种茶历史非常悠久,史籍记载,清朝雍正年间(1729年),普洱府曾在基诺山设置管理古“六大茶山”的攸乐同知,派五百兵丁驻防。清末年间,古茶园面积有1万亩左右,几经沧桑,至今大部分被毁,古茶园荒芜面积达70%以上,全乡现存古茶园面积只有2900多亩。

就普洱来讲的话,普洱市澜沧县的景迈茶和富东的邦威茶,另外就是版纳的六大茶山,六大茶山分别为革登、攸乐、蛮砖、莽枝、倚邦、易武,其中攸乐古茶山是六大茶山之首,种茶历史悠久。易武茶山位于六大茶山的东部,是六大茶山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

中国十大名茶产地为浙江杭州、江苏苏州、湖南信阳、湖南岳阳、安徽黄山、福建武夷山、贵州都匀、福建泉州、安徽六安,其十大名茶代表的品种为西湖龙井、碧螺春、信阳毛尖、君山银针、黄山毛峰、武夷岩茶、祁门红茶、都匀毛尖、铁观音、六安瓜片。

十大名茶的的产地以及特点:

碧螺春,属于绿茶类,产于江苏省苏州市吴县太湖的东洞庭山及西洞庭山一带,所以又称“洞庭碧螺春”,至今已有1000多年历史。

碧螺春在唐朝时就被列为贡品,古人们又称碧螺春为“功夫茶”、“新血茶”。高级的碧螺春,茶芽之细嫩0.5公斤干茶需要茶芽6-7万个。炒成后的干茶条索紧结,白毫显露,色泽银绿,翠碧诱人,卷曲成螺,产于春季,故名“碧螺春”。茶叶冲泡后杯中白云翻滚,清香袭入。主要工序为杀青、揉捻、搓团显毫、烘干。

国家标准对洞庭碧螺春茶按产品质量分为特一级、特二级、一级、二级、三级五个等级,其中特一级、特二级最为名贵。

信阳毛尖又称豫毛峰,属绿茶类,被誉为“绿茶之王”。产于信阳市和新县,商城县及境内大别山一带。

信阳毛尖具有“细、圆、光、直、多白毫、香高、味浓、汤色绿”的独特风格,优质信阳毛尖汤色嫩绿、黄绿或明亮,味道清香扑鼻,具有生津解渴的好处。

西湖龙井,属绿茶,产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龙井村周围群山,并因此得名。西湖龙井茶扁平光滑挺直,色泽嫩绿光润,香气鲜嫩清高,滋味鲜爽甘醇,叶底细嫩呈朵。西湖龙井采摘时间长,全年可采30批左右,几乎是茶叶中采摘次数最多的。

西湖龙井按外形和内质的优次分作1~8级,而最好的西湖龙井是狮峰山下胡公庙前的十八棵茶树所产的茶叶,清乾隆游览杭州西湖时,盛赞西湖龙井茶,将这十八颗茶树封为“御茶”。

佛山哪里有茶叶市场,普洱茶六大茶山

君山银针君山银针的采摘和制作都有严格要求,每年只能在“清明”前后七天到十天采摘,采摘标准为春茶的首轮嫩芽。制作这种茶,要经过杀青、摊晾、初烘、初包、再摊晾、复烘、复包、焙干等八道工序,需78个小时。

黄山毛峰属于绿茶,产于安徽省黄山一带,又称徽茶。由于新制茶叶白毫披身,芽尖峰芒,且鲜叶采自黄山高峰,故取名为黄山毛峰。

黄山毛峰外形微卷,状似雀舌,绿中泛黄,银毫显露,且带有金黄色鱼叶。入杯冲泡雾气结顶,汤色清碧微黄,叶底黄绿有活力,滋味醇甘,香气如兰,韵味深长。黄山毛峰的制造分系摘系摘、杀青、揉捻、干燥烘焙四道工序。

武夷岩茶是具有岩韵品质特征的乌龙茶,产于福建闽北的武夷山一带,茶树生长在岩缝之中。武夷岩茶外形叶端扭曲、似蜻蜓头、色泽铁青带褐油润,内质活、甘、清、香。是中国乌龙茶中的极品。

武夷岩茶主要品种有武夷水仙、武夷奇种、大红袍等,岩茶中以大红袍、白鸡冠、铁罗汉、水金龟等著名,其它品种还有瓜子金、金钥匙、半天腰等品种。最著名的武夷岩茶是大红袍茶,素有“茶中之王”的美誉。

祁门红茶简称祁红,属于红茶,产于安徽省祁门、东至、贵池、石台、黟县,以及江西的浮梁一带。

祁门红茶根据其外形和内质分为:礼茶、特茗、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七级。属于红茶中的极品,而且还是是英国女王和王室的至爱饮品。

都匀毛尖属于绿茶,产于贵州都匀市,属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外形条索紧结纤细卷曲、披毫,色绿翠。香清高,味鲜浓,叶底嫩绿匀整明亮。

都匀毛尖茶清明前后开采,采摘标准为一芽一叶初展,长度不超过2.0厘米。通常炒制500克高级毛尖茶约需5.3—5.6万个芽头。

安溪铁观音属于青茶(乌龙茶),介于绿茶和红茶之间,原产于福建泉州市安溪县西坪镇。铁观音独具清香雅韵,冲泡后有天然的兰花香,滋味纯浓,香气馥郁持久,有“七泡有余香之誉”

六安瓜片属于绿茶,产自安徽省六安市大别山一带,唐称“庐州六安茶”,在明朝是改称“六安瓜片”为极品茶,到了清茶成为了朝廷贡茶。

在世界所有茶叶中,六安瓜片是唯一无芽无梗的茶叶,由单片生叶制成。去芽不仅保持单片形体,且无青草味;梗在制作过程中已木质化,剔除后,可确保茶味浓而不苦,香而不涩。六安瓜片每逢谷雨前后十天之内采摘,采摘时取二、三叶,求“壮”不求“嫩”。

有用的,养茶珊瑚,这个是一个很特别的那种茶壶,它对于泡出来的茶的话,会让它持久留香,然后让口感更好了,这些东西它是含有科技成分的,那么它的价格很贵,所以说他是有一定用处的,我们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可以去选择他来使用,然后让自己在喝茶的时候保持一个良好的心情。

易武古茶山,系古六大茶山中茶园面积最大、产量最大的茶山。易武古茶山、古镇,曾是&34;府所在地,植茶制茶易茶历史悠久,尤其在清朝后期成为了六大茶山中最热闹繁华的茶马古镇和茶叶加工、集散中心。据史料已载,清嘉庆、道光年间,易武山每年产干茶70000余担。所产普洱茶就源源不断地由骡马队运出,经普洱、到下关、过丽江、进四川,到达康藏地区,部分运销印度、尼泊尔等国。到2004年,全镇茶叶总面积发展到1.7万亩,其中古茶园和老茶园低改1.4万余亩,种植台地茶园3200余亩,拥有茶叶种植队9个,茶叶加工厂3个,家庭普洱茶作坊20余家,干毛茶总产量300吨,其中古茶园干毛茶产量百余吨:主要加工&34;普洱茶、紧压砖茶、绿茶。按照传统丁艺加工的普洱茶,保持了传统普洱茶的外型和品质,享誉国内外。

唐隐逸陆羽,著有《茶经》,民间祀为茶神。

后因称茶为“陆羽茶”。详细释义唐隐逸陆羽,著有《茶经》,民间祀为茶神。后因称茶为“陆羽茶”。宋范仲淹《次韵和刘夔判官对雪》:“浄拂王恭氅,香滋陆羽茶。”清孙枝蔚《溽暑过汪舟次园中留饮分得鸦字萝字》诗:“止饮身衰后,惟贪陆羽茶。”

陆羽为唐朝人,距今1300余年,他所著《茶经》是世界第一部专门论述茶叶的著作,遗憾的是他没有来过云南。在他之后的800多年,明朝的徐霞客曾经到了云南大理、保山、凤庆、云县、昆明等地,在他的游记里明确的提到了云南茶。

比如在如今保山的昌宁明确提到了他在龙泉寺小住期间饮用了“凤山雀舌”茶、太平寺茶,在大理喝了“感通茶”,在凤庆马庄村品到了“太华茶”,并且在昆明的筇竹寺再次品尝到了“太华茶”,并写道““待老进茶,乃太华之精者,茶冽而兰幽,一时清供,得未曾有”。

而普洱茶的名称是以地名来命名的,传说在2000多年前的东汉时期诸葛亮就曾在现今版纳勐海县的南糯山种过茶,同时古六大茶山莽枝的最高峰就是为了纪念诸葛亮而起名为孔明山的,并且尊诸葛亮为茶祖。那时云南已经有了大量的人工栽培型茶,并且在唐代将云南茶运往了西藏,有了茶马古道。

在明清时期,云南茶开始向四川、中原地区扩散。因当时普洱已经是一个云南茶的重要集散地,凡是运出去的茶,商贩都称是从云南普洱运出的,因此有了普洱茶之名。

1、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是指不同的山头,他们是不同的存在,古六大茶山是指攸乐、革登、倚邦、莽枝、蛮砖、漫撒,而新六大茶山则是南糯、南峤、勐宋、景迈、布朗、巴达,这些山头距离不远,但出产的茶叶却有所不同。

2、古六大茶山与新六大茶山大多都位于云南的勐海县境内,只是所处的地理位置不同,而古六大茶山出现的时间比较早,早在中国明清时期那里就是重要的茶叶出产地而新六大茶山则是在建国以后出现的重要茶叶出产区。

3、古六大茶山上生长的茶树,树龄多在300年到500年之间,最少的也超过了100年,这些茶树以乔木大叶种为主,那里出产的茶叶苦涩味比较重,但回甘快生津效果好,但香气一般,冲好以后的茶汤颜色多为淡橘黄色。另外古六香茶山中的义乌,茶山出产的茶叶,香气高扬,带有独特的梅子香。

4、新六大茶山生长的茶树以乔木中叶种为主,有成片的茶园,以灌木居多,这些茶山出产的茶叶口感比较鲜嫩而且冲泡后的茶汤透着淡淡的蜜香。新六大茶山中的南峤,茶树树龄比较短,那里出产的茶叶口感薄甜,香气一般制成的茶叶也是普通的普洱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