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茶的种类有哪些(岩茶的五大分类)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4-14 12:24:04
根据《GB/T18745-2006武夷岩茶》标准,岩茶分为大红袍、名枞、肉桂、水仙、奇种。
大红袍:岩茶之“首”,香气多变,汤水醇厚。
名枞:种类繁多,包括铁罗汉、白鸡冠、水金龟等。
肉桂:条索紧实,桂皮香显,味醇厚甘爽。
水仙:条索肥壮,兰花香显,浓醇厚实,回味甘爽。
奇种:种类繁多,色、香、味与名丛特征相似。
根据茶树分布区域不同,分为正岩、半岩、洲茶和外山。
正岩:三坑两涧核心地域的岩茶。
半岩:九曲溪沿岸出产的岩茶
洲茶:崇安县境内所产的岩茶。
外山:崇安县境外所产的岩茶。
1、大红袍
武夷山大红袍是武夷岩茶的代表,武夷岩茶的茶王,只有武夷山才有大红袍。
目前的大红袍主要分为三种,一是母树大红袍,二是大红袍亲属奇丹品种,三是拼配大红袍。
基本上第一种是不可能了,奇丹大红袍产量也比较少,而市场流通的多为拼配大红袍。
制作工艺好的大红袍,花果香并存,汤稠水滑,韵味十足,回甘生津携带香气。
滋味花香浓烈、明艳、奔放。茶汤清甜、柔和,生津明显。等到茶汤凉后,甜蜜的果香占据杯盖、落水香。
武夷山传统茶叶品种。武夷肉桂是以肉桂树品种的茶树命名的名茶,成茶外形紧结呈青褐色,汤气香味刺鼻。
肉桂是武夷岩茶中著名花色品种之一。肉桂又名玉桂,原为武夷名丛之一。在清朝中已负盛名。肉桂除了具有岩茶的滋味外,更以其香气辛锐持久的高香而备受人们的欢迎。
据行家评定肉桂的桂皮香明显,佳者带乳香,香气久泡犹存;入口醇厚而鲜爽,汤色澄黄清澈,叶底黄亮,条索紧结卷曲,色泽褐绿,油润有光。
武夷山传统茶叶品种,武夷水仙茶是武夷岩茶中之望族,栽培历史数百年之久,原来自水吉之大湖,传发现于祝仙洞下,故名为祝仙,因当地"祝"与"水"同音,后习惯称为水仙至今。
武夷山由于其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逐使水仙品质更加优异,如今树冠高大叶宽而厚、成茶外形肥壮紧结有宝光色,冲泡后香含兰花叶浓而醇,汤色深橙耐冲泡,叶底黄亮朱砂边,为武夷岩茶传统的珍品。
4.名枞系列
在武夷岩茶中,名枞指的是那些自然品质优异,具有独特风格的茶树单枞,名枞是武夷岩茶中的一个分类。名枞是从大量"菜茶"品种中经过长期选育而成。用名枞制作的成品茶,具有典型的岩韵特征,在市面上有较高的声誉。
现今武夷岩茶中有四大名枞:铁罗汉、水金龟、白鸡冠、半天腰(鹞),盛名的大红袍之前也是武夷山四大名枞之一,后因大红袍成为单独的品种,半天腰(鹞)才有机会填补大红袍的空缺,进入四大名枞的行列之中。
武夷山除四大名枞之外,还有白牡丹、金贵、金锁匙、北斗、白瑞香等。
奇种是武夷山当地的菜茶,奇种的的复杂性,比名丛更多。
属于灌木型中叶类,品种繁多,武夷茶史上所载的数百个茶树品种名,绝大部分都是这种茶。
这些奇种种植的年份较久远,很多奇种早已经不知道名称,加上有性繁殖,容易被其他植物影响形状特点,所以使得奇种会更加神秘。
奇种色、香、味与名丛特征相似。
武夷岩茶产区按原材料地域不同划分为二个产区。名岩区:区域为武夷山风景区;丹岩区:区域为武夷山市境内其他地区。
现将名岩区的基本情况补充说明如下:名岩区,区内面积69平方公里,包括了武夷镇的天心、公馆、角亭、高苏坂、黄柏、赤石等村;星村镇的星村、前兰、井水等村;兴田镇的南源岭村和武夷山监狱的东山埔大队。
四至方位:东至公馆村的桐源自然村;南至武夷山监狱东山埔大队;西至星村村(以星村至南源岭公路为界);北至黄柏村和高苏坂村交界处(以高苏坂至星村公路为界)。区域内有三条溪穿过,即:东面的崇阳溪;西南面的九曲溪;北面的黄柏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