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茶叶常识 > 大红袍是碳烤茶吗(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大红袍是碳烤茶吗(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大红袍焙茶法,其制作工艺流程为:采摘鲜叶,摊放在竹筛上,用文火焙干,然后将茶叶装入茶篓,置于阴凉通风处,自然发酵一个月左右,即可饮用用。这种茶叶具有清热解毒、消食化积、生津止渴、利尿消肿、降血压、降血脂、抗衰老等功效。现在市场上还有一种用晒青毛茶为原料制作的绿茶,但这种绿茶不适合长期饮用,因为它含有鞣酸,会影响人体对铁的吸收。所以大家在购买时一定要注意。

1、焙茶毛火足火文火的区别?

要受到焙火的方式、火温、焙火的时间、焙笼摊茶的厚度等的影响,是个动态平衡焙火根据程度的不同对茶也会产生不同的影响。

为了让大家好理解,根据焙火程度的不同可分为:欠火、轻火、中火、足火、高火、病火其解释如下:

欠火:干茶用手捻碎后不是粉末状而是片状或颗粒状,茶多表现为清香,细闻还夹杂有青味或其他杂味,多见于只经过走水焙的毛茶或因为发酵不足不敢深焙的茶,为不合格的火。

轻火:茶多表现为花香,香气高扬,多见于白鸡冠、黄观音、奇兰等清香品种中,汤色多为淡黄色,叶底可见明显的“绿叶红镶边”,适合由绿茶、花茶等茶类转向接触岩茶的茶友中火:茶多表现为花香和果香的复合,见于肉桂等传统高香品种,汤色多为橙黄色,叶底隐约可见“绿叶红镶边”(红边已不显),适合已经品饮过一段时日岩茶的茶友。

足火:茶多表现为果香,见大红袍、水仙等传统耐火品种,干茶可见叶脉突出,俗称“露白骨”冲泡至叶面舒展开后可见叶片上有很多突起的泡点俗称“蛤蟆皮”或“起泡”,汤色多为深橙黄色或橙红色,适合有一定岩茶茶龄的茶友高火:茶多表现为焦糖香,部分茶叶炭化(古代称为“伤茶”),常见于外山茶之肉桂、水仙等品种,汤色叶底不可见“绿叶红镶边”,汤色多为深橙红色或略带黑色,适合有汕头等特定地区的茶友。

病火:茶多带焦味,见于火温过高吃火较急的茶,汤色叶底不可见“绿叶红镶边”,汤色多为黄黑色,茶汤浑浊,叶底全部或部分碳化,久泡叶片也不会舒展开,不适合有饮用,属于焙火失败的茶品

2、轻焙火岩茶和凤凰单丛有何区别?

凤凰单丛产于广东潮州市潮安县凤凰镇凤凰山区。单丛:为单株采制、单丛品系、或单丛品种采制。凤凰单丛茶品质极佳,依品质档次分为单枞、浪菜、水仙三档,素以“形美、色翠、香郁、味甘”四绝称誉。

“轻焙火岩茶”产于武夷山,武夷山多岩石,茶树生长在岩缝中,岩岩有茶。包括大红袍、名丛、肉桂、水仙、奇种等。

凤凰单丛的制作工艺为:鲜叶→晒青→晾青→做青炒青→揉捻→理条→烘焙→复焙提香。凤凰单丛会更加注重香气。

轻焙火岩茶的制作工艺为:鲜叶→萎凋→做青→杀青→揉捻→烘焙。武夷岩茶讲究重度多次焙火,汤色偏深,有特殊的“火工香”。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酵程度和焙火程度,凤凰单丛的发酵与焙火比武夷岩茶轻,这是树种以及内含物质不同的原因,所谓“看青做青,看茶焙茶”。发酵轻不意味就会含有“青味”,凤凰单丛发酵同样讲做熟做透。

而在焙火程度上,轻焙火岩茶为轻火;凤凰单丛一般只有轻火与中火,足火茶多见于陈茶。同样是轻火、中火,凤凰单丛表现得会比轻焙火岩茶轻。

凤凰单丛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条索粗壮,匀整挺直,色泽黄褐,油润有光,并有朱砂红点;冲泡清香持久,有独特的天然兰花香,滋味浓醇鲜爽,润喉回甘;汤色清澈黄亮,叶底边缘朱红,叶腹黄亮,素有“绿叶红镶边”之称。具有独特的山韵品格。

轻焙火岩茶总体品质特征为:外形“蜻蜓头”,“蛤蟆背”,“砂绿润”。内质香气馥郁隽永,具有“豆浆韵”。“豆浆韵”可不是喝起来是豆浆味,而是口感醇厚,回味持久,又称“岩韵”。

凤凰单丛按其成茶的香型可以主要分为:黄枝香、芝兰香、玉兰香、蜜兰香、杏仁香等十大香型。凤凰单丛内质香气清高,具天然的花香,滋味浓爽回甘。

凤凰单丛以留存低沸点花香为主,干茶条索紧结匀整,香气持久,滋味鲜爽回甘,苦味显,留香浅,叶底红边淡黄。

轻焙火岩茶采用水仙、肉桂、菜茶或其他品种制茶。香气主要有兰花香,肉桂香,焦糖香等等。

轻焙火岩茶以高沸点果香和木质香为主要目标,香气浓郁,滋味醇厚,涩味显,留香久,干茶条索紧结重实,叶底红边明显,断碎较多。

它们最大的区别在于发酵程度和焙火程度,凤凰单丛的发酵与焙火比武夷岩茶轻,这是树种以及内含物质不同的原因,所谓“看青做青,看茶焙茶”。

制作成本,经常听到茶客说岩茶越来越喝不起了,价格连年上涨,茶叶价格上涨的根本原因是青叶和制作成本高导致。如果你仔细观察会发现,其实凤凰单丛的行情并不比岩茶低,甚至成本更高。

假设同样100元的茶厂批发价,凤凰单丛要找到品质好且性价比高的茶,不容易。而岩茶100元,性价比高的好茶可选择多。为什么?因为凤凰单丛制作成本比岩茶高。

要想知道岩茶如何焙火就要先搞明白,什么是焙火,像青茶类的茶叶大多数是需要焙火的,焙火说白了就是烘烤,只不过不是直接与火接触,中间隔了一个竹子箩筐,茶叶在箩筐里面。

一般焙火用碳来完成,因为方便,但是好一些的就会用木头来焙火,为啥大红袍有一股火味儿,就是这个原因。

焙火这个工序很有讲究,温度变化,时间长短直接影响茶叶的口感,很需要经验来完成的,现在工艺都差不多,标准化生产之后,有一套标准的流程,温度和时间把控的很好,所以它的味道基本上没有啥大问题。

首先作大红袍,先得把萎凋,晒青,做好以后,才是焙火,先把干茶放入一个竹篓子里面,放的量要适中,这个跟炉灶的大小有关,这个得经过计算好,因为放多茶叶有可能焙火不均匀导致茶叶品次不好。还得把握好火候,一般来说十几斤二十斤的样子,时间长短自己把握,根据自己生产的茶叶口感而定,可以浓可以淡。

时不时的看看检查焙火情况,自己觉得达到自己想要的程度后就可以把茶叶取出,晾干之后装起来就好了,工序就是这个样子,但是细节把控需要丰富经验。要不然容易出次品。

喜欢岩茶的童靴们都知道,烘焙对武夷岩茶品质的形成是至关重要滴!而且都偏爱传统木炭烘焙的岩茶。

但是随着武夷岩茶的需求量增大,传统木炭烘焙的生产效率无法满足市场,相应地出现了电烘箱烘焙和链板式烘干机烘焙等。

面对新型烘焙技术,很多朋友会非常排斥,就认准传统木炭烘焙……所以就这老式和新式方法,小懂来解答一下。

针对这个问题,福建农林大学园艺学院茶学系的林永胜、罗婵玉等人也进行了研究:他们以武夷水仙、肉桂毛茶为原料,采用烘干机、电烘箱和木炭焙笼烘焙三种方式进行武夷岩茶精制烘焙试验。

▲不同精制烘焙工艺的武夷岩茶主要生化成分含量

经过不同烘焙方式的处理,武夷岩茶成品茶的各项生化成分含量具有明显差异。从表中可以看出:

1水浸出物含量:武夷水仙中以电烘箱烘焙的岩茶最高,而炭焙的最低;武夷肉桂中以炭焙的最高,而电烘箱烘焙的岩茶最低。

2茶多酚含量:肉桂、水仙都是烘干机烘焙的岩茶最高,电烘箱烘焙的岩茶最低。

大红袍是碳烤茶吗,大红袍属于什么茶

4咖啡碱含量:烘干机烘焙的岩茶最高,电烘箱烘焙的岩茶最低。

5茶黄素含量:烘干机烘焙的岩茶最高,武夷水仙中炭焙的岩茶最低,肉桂中则是电烘箱烘焙的最低。

6茶红素含量:则是烘干机烘焙的岩茶最低,炭焙的岩茶和电烘箱烘焙的岩茶均较高。

7茶褐素含量:武夷水仙中以炭焙的岩茶最高,而烘干机烘焙的岩茶最低;武夷肉桂中以烘干机烘焙的岩茶最高,而电烘箱烘焙的岩茶最低。

总体来说,每种烘焙方式制出的岩茶成分含量都各有千秋,

烘干机烘焙的岩茶茶多酚、咖啡碱含量较高,水浸出物、茶红素、茶褐素含量较低;

电烘箱烘焙的岩茶茶红素、茶褐素含量较高,茶多酚、氨基酸、咖啡碱含量较低;

木炭焙笼烘焙的岩茶氨基酸、茶多酚、茶红素含量较高。

根据GBT23776-2009中乌龙茶审评方法,采用百分加权评分法,其权重按照外形、汤色、香气、滋味、叶底分别为20%、5%、30%、35%、10%进行。

▲不同精制烘焙工艺武夷岩茶的感官审评结果

通过感官审评,传统木炭烘焙岩茶的综合评分确实是优于其它两种,烘干机烘焙的岩茶次之,电烘箱烘焙的岩茶得分最低。但从表中也能看出,烘干机、电烘箱在一些单项得分也还是很不错的!

虽然木炭烘焙的岩茶品质最佳,但生产效率较低,并且在生产过程中,碳的燃烧会排放一氧化碳、二氧化碳等污染环境的气体。

所以面对新型烘焙技术,我们要平常心接受哦~它们不仅生产效率高,还保护环境呢!

每天分享实用茶知识,邀请专业人士为你答疑,欢迎关注我们哦!

4、买武夷岩茶大红袍,火功越高,代表品质越好吗?

武夷岩茶并不是高火功的品质就好,火功高低各有特征,不同的茶友火功高低的爱好不同丶口味选择不同,高火和低火焙茶各有长处:

一、武夷岩茶的品质与土壤、气候、生态、品种有着直接关糸,并不是火功高的茶就好,也不代表火功低就差.

二、高火功的主要好处是可以让茶变得浓烈并使茶质更稳定,不易返青.

三、肉桂品种是以浓烈特点的桂皮味为主特征的茶,所以很多人喜欢把肉桂做成高火功以确保茶气浓烈、霸气.其它比较浓香的品种也适合做高火功的茶,比如:铁罗汉、矮脚乌龙...

四、很多人把低级的茶通过高火烘焙,做成高火功甚至是碳火味、咖啡味的茶以掩盖茶质的不足.

五、近年来市场普遍喜欢轻火慢炖的低火功茶,这类茶能感受到茶的清新香气、原滋原味,生态特征最显,且因慢炖并不会返青.所以低火功的茶反而可能是高端茶.

火候过了会掩盖本身的茶味,所以高足火的茶肯定不会太好

5、大红袍茶叶如何保存才能鲜美不变质?

密封是关键。注意避潮,避光。

北方好储存,干燥通风无异味,没有太阳照射的地方,南方很多地方还需要抽湿。

正常室内保存,最好是放在阴凉干燥的地方,不需要放什么冰箱的

大红袍是武夷山四大名枞(大红袍,白鸡冠,水金龟,铁罗汉)之一,这里所说的大红袍就是狭义大红袍,也是实际意义上的大红袍品种。大红袍原先为岩茶单枞,是武夷山广种的奇丹茶树演变的优秀单株。武夷山过去意义上的大红袍,便是奇丹。“奇丹”是大红袍茶叶品种的名称,过去称为“奇丹”,现在统称“大红袍”,纯种大红袍就是“奇丹”。奇丹的种植历史非常悠久,过去老人家所说的大红袍,就指的是奇丹,因早春萌发的嫩芽呈紫红色,远远望去,茶树红艳,因而得名“奇丹”。奇丹在武夷山种植面积非常有限,品种又未经改良,因此产量极低,目前在武夷山已经很少有茶人种植,除一小部分供应特殊客户外一般不单独作为商品茶销售,茶农主要用于在拼配茶时作为提香茶使用。目前大红袍母树已停采,那么为何市场上还有这么多大红袍呢?现在市场上的大红袍通常有两个概念:狭义大红袍和商品大红袍。狭义大红袍指武夷山九龙窠母树大红袍中某一品系经无性繁殖栽培后,单独采制加工而成的,也就是纯种大红袍。纯种大红袍产量很低,资源极其稀缺。

现在市面上销售的大红袍,更多的则是卖茶人所谓的“商品大红袍”。商品大红袍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拼配大红袍,其实就是根据消费者的不同口味和需求,采用岩茶中的几个品种拼配而成,比如用水仙、肉桂、105等拼配,甚至还有的是采用武夷山周边地区如建瓯、建阳等地的茶叶拼配而成。因此广义的大红袍就不单单是某个品种茶或者说纯种大红袍,而只要是按武夷岩茶国家标准(GB/T18745-2006)生产的,符合大红袍品质标准的武夷岩茶均可以称为大红袍,所以说,商品大红袍,也就是拼配大红袍也是合法的。

现在一般说大红袍,都指拼配大红袍,不是母树大红袍也不是纯种大红袍,如果说武夷岩茶的某个品种茶,都不会叫大红袍,例如只会说水仙,肉桂,304,204,105等。当然也有一种假的大红袍那就是外山茶,外山茶就是把武夷山地区以外的茶拿来当大红袍茶叶,说句不好听的,就是假大红袍,而且还占有武夷岩茶的很大市场份额。2016年武夷山就普通山场的茶青也要卖到5-30元/斤不等的收购价格,正常是9-12斤茶青做一斤成品茶,还不包括制作费用和人工,那么一些零售店,更多的是网店上面卖出的几十元一斤的大红袍,可想而知是什么茶。

自古以来,百茶百味,同样是优质的大红袍也有不同的风味,因为发酵程度不同,火攻水平不同,存放时间长短不同,茶的色、香、味、韵自然也就不同。

一方面“茶无贵贱,以真为上”,只要符合国家卫生标准,并且来自核心山场的大红袍,那么闻香能使人心旷神怡,品饮能使人口舌生津,满口回甘的茶,便是好茶。

另一方面:品茶如鉴别乐器或音乐一样,必须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做个鉴赏家,也要多观察实物,一般来说,认真喝过大红袍之后,自然会觉得什么是优质的大红袍了。

7、炭焙乌龙和黑乌龙什么区别?

乌龙茶是中国六大茶类之一,很抱歉,乌龙茶里没有所谓黑乌龙的这个分类。中国的标准乌龙茶只有四种。一种是以大红袍为代表的闽北乌龙茶,或称岩茶;一种是以铁观音为代表的闽南乌龙茶;一种是以凤凰单丛为代表的广东乌龙茶;一种是以包种茶、冻顶乌龙等为代表的台湾乌龙茶。黑乌龙就是为了糊弄消费者,把劣质的茶或者无法及时销售的茶再加工,充当乌龙茶卖给消费者。

这个首先我们就要了解什么叫碳焙乌龙茶了。

碳焙是在传统青茶进行半发酵上,再次用木炭进行长达5到12个小时以上的炭焙时间,属于传统的好茶,茶品恒定,口感顺滑,喉韵舒爽,带有强烈的炭火香喂。炭焙茶体现焙茶的最高技艺,茶汤口感风韵独特,令人一饮难忘。炭焙乌龙茶具有甘、浓、润、醇、沉、韵的特点。

我喝过碳焙铁观音,碳焙白芽奇兰,这两者也都是属于乌龙茶。而黑乌龙茶是属于乌龙茶一个品种,跟铁观音,白芽奇兰等属同类。顺便也介绍下黑乌龙茶。

黑乌龙茶是由福建龙忠堂贡品名茶生态园研究室研发销往日本的主打产品。所以为了适应日本的销售市场取名为:”油切黑乌龙茶“由来由于根据福建龙忠堂贡品名茶生态园在日本销售的需要命名”油切“,“油切”意思是脂肪被切断,「油」指的就是人身上的脂肪,「切」在日文是动词的名词化,指的是被切断,这个名词最早出现在日本健康食品,特别是产品中能减少脂肪吸收。乌龙茶是一种发酵茶,在发酵过程中,儿茶素聚合形成乌龙茶特有的茶多酚,乌龙茶茶多酚含得越多,茶素就会变得越深越黑,所以叫“油切黑乌龙茶”。

所以两者是不同的概念。碳焙乌龙茶是对所有的乌龙茶进行碳焙的总称。而黑乌龙茶,只是乌龙茶里面的一个新品种。两者是不同的概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