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发扬茶文化(茶文化的影响)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4-08 18:36:37
前几天有泳装美女在杭州茶园表演瑜伽采茶,可谓是波涛汹涌,胸大无比!这是继江苏某景区唐装美女“爆奶”采茶之后的又一壮举。
这些打着各种旗号在茶园表演的人,主要目的是为了出名,这是营销的关键一环。在全世界范围内,无论什么,产品或服务的营销,都必须建立在一定的知名度基础上。不过既然是关于茶或者茶园,还是要注意一些规矩,而不是一味的糟蹋传统文化。下面简单说一下哪些人或哪些行为如此“可疑”。
没有敬畏之心,就是糟蹋传统文化。无论何时何地,都有一个昂首三尺的神,你要肃然起敬。古人写茶诗时,也表现出对天地自然的敬畏。比如唐代陆龟蒙的诗《茶人》说“人才知草,自然钟野。”五代后郑邀晋朝于《茶诗》年写道:“嫩芽芬芳灵,我称之为曹仲瑛。”这些诗句对茶的赞美,其实是对自然的赞美,是对自然的尊重,是对自然发自内心的敬畏。
再比如,茶文化的形成需要时间,茶品牌文化的形成也需要时间。大部分地区的茶叶都有着深厚的文化积淀,这就需要老板心存敬畏,深挖茶叶及相关产品背后的文化价值,真诚保证茶叶的品质,让品牌的核心价值与消费者的价值相一致,从而快速降低消费者的购买壁垒,促进茶叶品牌的健康快速崛起。至于动不动就“挤胸”“爆胸”“露事业线”的做法,就此打住吧!

换句话说,鉴于目前绝大多数的茶企都是中小企业,甚至是小微企业,每一个老板都应该认清形势和现实,集中现有资源,不断挖掘各种资源,专注于某一个优势丰富的领域,然后创新,做强!否则必然会分散你的精力,削弱你对茶叶营销的掌控力。
没有学习精神,就是糟蹋传统文化。既然泡茶是承前启后的环节,古人的文化遗产需要研究利用,现代的消费心态需要认真研究。先秦的文学,唐诗,宋词,元曲,明清的小说,哪个朝代都是一个巨大的宝库,在精准的定位和统一的规划下,可以被地方政府或茶企巧妙组合,既提升品牌价值,又增加销量。
比如历史上的茶诗数不胜数,经常被提及的茶诗并不多。元稹的宝塔诗《一字至七字诗?茶》经常被引用。为什么?不仅仅是因为元稹的才华,更是因为元稹对茶有着深刻的见解,创作形式更是让人脑洞大开。现在自媒体盛行,大家都需要脑洞大开的内容,就像网络名人papi酱一样。不仅有才,表现形式也是脑洞大开,甚至“毁三观”!如果放在古代,可能是“元稹酱”,其宝塔诗如下:
我邀你夜伴明月,我求朝霞在天明前。
如九华山老茶客张老师响应两会号召,通过点茶成金的新媒体,呼吁社会尽快保护和利用九华山回澜高山生态茶园附近的“佛茶古道”。传说宋代铺设了一些古道,不仅是古代人攀登九华山的必经之路,也是古代茶叶上下山的必经之路,所以又称为“佛茶古道”。随后,Xinhua.com、China.com等国家和地方媒体也纷纷关注和报道,“佛茶古道”正加速成为中国茶业不可忽视的一道风景。
迷信传统文化就是糟蹋传统文化。只是凡事都有利有弊,并不是古人留下的都是好的,所以你得照单全收。就像穿鞋喝茶,但是你觉得穿鞋喝茶不合适,那就穿鞋喝茶是不对的。茶产业的发展必须创新,创新必须运用“无中生有”的战略思维。警惕各种一切照单全收的想法!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很多规则都在颠覆,不能迷信传统文化,但是好的东西一定要传承下去!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