茉莉花茶的鉴别标准(茉莉花茶怎么鉴别真假)
- 茶叶常识
- 用户投稿
- 2025-03-16 18:56:17
以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绿毛茶,再经整形、归类、拼配成的茶坯,选用茉莉鲜花窨制而成。特种茉莉花茶以各具特色的名称为花色品种,只设一个质量等级。茉莉花茶根据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碎茶和片茶,共九个质量等级。标准号:GB/T8302
为使企业在组织生产、销售、经营中有据可依,保证和稳定茉莉花茶质量,维护产品信誉,保护消费者的利益,特制定本标准。本标准根据茶叶产品特征和生产、消费趋势,参照有关国际标准,对茉莉花茶的各项指标作了规定。
本标准的附录A为标准的附录。
本标准由农业部种植业管理司提出。
本标准起草单位:农业部茶叶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浙江省农业厅经济作物管理局、浙江省茶叶进出口公司。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鲁成银、黄婺、金寿珍、魏群。
本标准规定了茉莉花茶的名称、等级、技术要求、检验方法、检验规则、标志、标签和包装贮运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以茶叶为原料,经窨茉莉鲜花后加工而成的茉莉花茶。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为本标准的条文。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GB191-2000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T47893-1994 食品卫生微生物学检验 大肠菌群测定
GB/T500912-1996 食品中铅的测定方法
GB/T500913-1996 食品中铜的测定方法
GB/T500957-1996 茶叶卫生标准的分析方法
GB/T6388-1986 运输包装收发货标志
GB7718-1994 食品标签通用标准
GB/T8304-1987 茶 水分测定
GB/T8305-1987 茶 水浸出物测定
GB/T8306-1987 茶 总灰分测定
GB/T8310-1987 茶 粗纤维测定
GB/T8311-1987 茶 粉末和碎茶含量测定
GB/T8313-1987 茶 茶多酚测定
GB11678-1989 食品包装用原纸卫生标准
GB/T14487-1993 茶叶感官审评术语
GB/T14876-1994 食品中甲胺磷和乙酰甲胺磷农药残留量的测定方法
GB/T17331-1998 食品中有机磷和氨基甲酸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GB/T17332-1998 食品中有机氯和拟除虫菊酯类农药多种残留的测定
以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揉捻、干燥等工艺制成的绿毛茶,再经整形、归类、拼配成的茶坯,选用茉莉鲜花窨制而成。
以茶树芽、叶、嫩茎为原料,经杀青、做形、干燥等工艺制成的具有独特外形的茶坯,选用茉莉鲜花窨制而成。根据其不同的外形特点冠以各具特色的名称,如茉莉毛尖、茉莉毛峰、茉莉龙珠、茉莉香针、茉莉毫茶、茉莉银芽等。
41 茉莉花茶产品分特种茉莉花茶和茉莉花茶两类。
42 特种茉莉花茶以各具特色的名称为花色品种,只设一个质量等级。茉莉花茶根据其质量分为特级、一级、二级、三级、四级、五级、六级、碎茶和片茶,共九个质量等级。
511 鲜花原料卫生质量要求同茶叶。
512 品质正常、无劣变、无异味。
513 不得含有非茶类夹杂物茉莉花干除外。
514 不着色,不添加任何人工合成的化学物质。
521 各产品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实物标准样,对外贸易应符合双方合同规定的成交样茶。
522 各品名、等级的感官品质应符合本级品质、品种特征要求见表1。
53 理化指标理化指标见表2。
54 卫生指标各等级茉莉花茶的卫生指标见表3。
55 净含量负偏差定量包装规格由企业自定。单件定量包装茶叶的净含量负偏差见表4。
62 感官指标按附录A的规定执行。
631 水分按GB/T8304的规定执行。
632 总灰分按GB/T8306的规定执行。
633 粉末、碎茶按GB/T8311规定执行。
634 茶多酚按GB/T8313规定执行。
635 水浸出物按GB/T8305规定执行。
636 粗纤维按GB/T8310规定执行。
637 非茶非花类物质和含花量称取混合均匀的试样50g准确至0.1g,分别拣出非茶非花类物质和花,称重准确至0.1g,按式1、式2计算非茶非花类物质和含花量的百分含量。
非茶非花类物质%=×100…………1
641 铅按GB/T500912规定执行。

643 六六六、滴滴涕按GB/T500957的规定执行。
644 大肠菌群数测定按GB/T47893规定执行。
645 乙硫磷按GB/T17331规定执行。
646 三氯杀螨醇、氰戊菊酯按GB/T17332规定执行。
647 甲胺磷按GB/T14876规定执行。
65 净含量负偏差用相应感量要求的衡器称取去除包装的产品,与产品标示值对照进行测定。
72 检验检验分出厂检验和型式检验两类。
721 出厂检验每批产品出厂时,应检验感官品质、水分、碎末茶、净含量和包装规格,经检验合格签发产品质量合格证,方可出厂。
7221 型式检验项目为本标准中要求的全部项目。
7222 有下列情况之一时,应对产品质量进行型式检验:
投产后,如原料、工艺或设备有较大改变,可能影响产品质量时;
国家质量监督机构有要求时。
731 凡劣变、有较严重异味和卫生指标不合格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不得作为饮料销售。
732 出厂检验时,其检验项目中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判为不合格产品。
733 型式检验时,技术要求中规定的各项,其中若有一项不符合要求的产品,均判为不合格产品。
74 复检对检验不合格批次,应对留存样进行复检或在同批产品包装中重新按GB/T8302规定加倍取样,对不合格项目进行复检,以复检结果为准。
8 标志、包装、运输、贮存
811 产品销售包装上的标签标志应符合GB7718的规定。
812 运输包装上的储运图示标志应符合GB191的规定,收发货标志应符合GB/T6388的规定。其他条款可按贸易合同上的规定条款清晰标注有关内容。
821 包装容器应用干燥、清洁、卫生、无异味的材料制成,接触茶叶的内包装纸应符合GB11680或相关食品用包装材料卫生标准规定的包装材料。
822 包装应牢固、清洁、防潮,能保护茶叶品质,适于长途运输。
831 运输工具应清洁、干燥、卫生、无异味、无污染。
832 运输时应防雨、防潮、防暴晒。
833 装卸时应轻放轻卸,不得甩掷。
834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装、混运。
841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防潮、通风、干燥、无异味的专用仓库内,仓库周围应无异味气污染。
842 严禁与有毒、有害、有异味、易污染的物品混贮。
按照本规定的检验程序,根据检验人员正常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感受,使用GB/T14487所含的评茶术语,评定茶叶品质的优次。
A21 光线明亮柔和,光度一致,采用来自北面自然光或标准合成光源。
A22 室温保持在20~25℃。
A23 室内清洁,干燥,空气新鲜流通,无异味干扰。
A31 评茶杯:瓷质。高65mm,外径66mm,内径62mm,容量150ml,具盖,盖上有一小孔,在杯柄相对的杯口上缘有一呈锯齿形小缺口。
A32 评茶碗:瓷质,色泽一致。高55mm,上口外径95mm,内径92mm,容量150ml。
A33 评茶盘:胶合板或木板制,涂以白色的方形盘,长、宽各230mm,边高30mm,盘的一角有缺口。
A34 叶底盘:白色搪瓷盘或黑色方形小木盘。
A35 网匙:铜丝网制,底圆形。
A37 其他用具:天平感量0.1g、计时钟或沙时计、茶匙、电水壶。
用分样器或四分法从平均样品中分取试样100~180g,置于评茶盘中,将评茶盘运转数次后,使试样按粗细、大小顺序分层后,审评外形。随后称取评茶盘中混匀的试样3g剔除花干,置于评茶杯中,注满沸水,加盖冲泡5min,将茶汤沥入评茶碗中,依次审评汤色、香气审评杯中和滋味,最后将杯中的茶渣移入翻置于杯上的杯盖或叶底盘中,检视其叶底。
A51 外形审评:审评试样的形态、大小、嫩度、色泽、匀度和净度等。
A52 汤色审评:审评茶汤的颜色、深浅、明暗及清浊程度等。
A53 香气审评:审评香气的类型、纯异、浓淡、高低及鲜灵度等。
A54 滋味审评:审评茶汤的纯异、鲜陈、浓淡、醇涩等。
A55 叶底审评:审评茶渣的老嫩、色泽、明暗及匀杂程度等。
A6 结果评定对照附录A或成交样进行评定
表1 特种茉莉花茶、茉莉花茶感官品质要求:
紧结有毫芽、匀整、净稍含嫩茎
尚紧结、尚匀整、尚净稍含细梗
粗松、稍欠匀、稍花杂、有梗朴
松扁轻飘、欠匀、含梗多朴片
粗硬片状茶,尚匀,色黄,稍轻飘
表2 特种茉莉花茶、茉莉花茶理化指标
版权声明:本文内容由互联网用户自发贡献,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发现本站有涉嫌抄袭侵权/违法违规的内容, 请发送邮件至 1919100645@qq.com 举报,一经查实,本站将立刻删除。
下一篇
返回列表